對話嘉賓:尚 游 力帆集團總裁
精彩語錄:
● 力帆汽車不會去追求第一,但一定是穩健的發展,所謂穩健,就是不求規模的快速擴張。力帆汽車板塊未來" /> 對話嘉賓:尚 游 力帆集團總裁
精彩語錄:
● 力帆汽車不會去追求第一,但一定是穩健的發展,所謂穩健,就是不求規模的快速擴張。力帆汽車板塊未來" />

377p粉嫩日本欧洲色噜噜_刺激一区仑乱|HD中文字幕在线播放,双性人bbww欧美双性,偷拍视频久久,国产欧美久久久精品二区仙踪林

EN
穩健發展,將使新力帆走的更遠
來源:  |   發布時間:2015-06-24   |   點擊量:

主持人 :程遠 國務院突出貢獻專家、V訊網總編輯
      對話嘉賓:尚 游  力帆集團總裁
      精彩語錄:
      ● 力帆汽車不會去追求第一,但一定是穩健的發展,所謂穩健,就是不求規模的快速擴張。力帆汽車板塊未來的目標是,銷售收入占到整個集團收入的90%。不管力帆最后發展到多大,汽車板塊達到90%的水平,力帆要成為一家真正的國際化汽車企業。
      ● 過去我們專注于轎車,增長最快的SUV和MPV領域推出產品顯得慢了一些,目前為止,真正上市銷售的SUV只有X60。產品線不夠科學和完整,老產品和新產品的銜接出現脫節。
      ● 力帆在傳統汽車領域做了一些調整,當然不是拋棄傳統產業,而是通過新業務領域的擴展,帶動傳統領域的提升,現在我們提出了 “互聯網+新能源汽車”這樣一個戰略發展模式。
      ●“新力帆”包含三項內容:“新產品、新模式、新伙伴”。“新產品”就是全新B級車820、620二代以及后續新產品;“新模式”是“互聯網+新能源汽車”,“新伙伴”是阿里巴巴。
      ● 力帆現在有條件做技術含量更高、定位更高、檔次更高的產品,在西亞阿塞拜疆舉辦的歐運會,力帆與奔馳級同成為官方指定用車,讓我們很提氣。
      ● 我們不急于去和別人比拼,我玩我的,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產品不是一對一的對應關系,定位不一樣,用戶群不一樣,成本、價格、配置等等都不一樣,況且,人家也沒有把我們當對手,我沒必要主動地去跟人家拼。
      ● 我們現在就是埋頭苦干,抓增長最快的領域,像SUV,另外抓住機會把出口拉上去,通過出口的增長,形成整個企業的增長。
      ● O2O模式在短時間內很難取代經銷店渠道模式,汽車的感受體驗一定是在線下,今后經銷店除銷售功能外,體驗功能會進一步會增加,畢竟網上虛擬的東西很難有很真實的體驗。此外,大宗商品在網上全額成交,在現在的誠信體系下比較難。我覺得制造、流通,包括輿論環節,應該共同營造一種平和、平穩的氣氛。
      ● 力帆汽車轉型就是圍繞新能源,我們看好的是“換電模式”,消費者可以到能源站換電,也可以不來,我們通過物聯網、車聯網技術可以全部掌握車輛運營狀況,位置、電量等數據,能很精準地用物流車把電池送到,并通過機器人換電池。
      ● 我們的新能源模式不僅是換電,也不單純指技術,而是新能源汽車一種新的商業模式。我們最早提出這個概念的時候,覺得僅僅是企業的一種運行模式,沒想到資本界很感興趣。
      ● 我們注意到媒體對4S店生存情況的關注,史無前例,甚至講一些區域崩盤的情況,這不是普遍性的。我覺得媒體可能把這個情況放大了,其實沒有必要過度解讀,這會造成一種恐慌情緒。
      ● 自主品牌要揚長避短,沒有必要一定要去競爭高端,不是所有消費者都一味追求高價位高端產品,他們要求的是可靠,品質好,性價比高,這些是自主品牌的優勢。
      ● 中國現在也還來得及,因為市場還在,中國有十幾億人口,夠我們發展的,無論什么品牌,生存的空間是一定有的,SUV、MPV在高增長,轎車絕對市場更大。總體講,中國汽車市場會越來越大,年輕一代可以先不買房,但一定先買車,一定要有交通工具,要有更大的自由空間,這個趨勢不用懷疑。
      ● 我們實事求是,不冒進,但是也不自卑,努力去做。三千萬輛肯定不是中國市場的最后規模,還會繼續擴大,我們只做百分之一、二,就會活得相當好,員工也會有更好的福利,我們還有國際市場。
      ● 國家對自主品牌的支持力度還可更大一些,我把市場讓給你外資,你就應當給我帶技術來,可是我們以前沒這么要求人家。
      ● 困難總是有的,我們從來沒有悲觀過,總體上我不僅對力帆汽車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對中國汽車品牌的發展也一樣充滿信心。

“新.力帆”即將起錨遠航
      程遠:尚總,你好,我感覺這兩年力帆特別低調,在媒體上很少發聲,外界也不怎么關注力帆,這樣下去,我擔心會被邊緣化。
      尚游:這個問題我們一直也在思考,從企業到品牌再到事業發展,力帆這么低調,一是因為力帆人都比較務實。第二,企業的汽車業務年產銷乘用車還不夠大,年產銷乘用車不到二十萬臺。第三,我們正在思考企業轉型,在傳統汽車領域做了一些調整,當然不是拋棄傳統產業,而是通過新業務領域的擴展。帶動傳統領域的提升,現在我們提出了 “互聯網+新能源汽車”這樣一個發展模式。
      程遠:6月8日,重慶車展上“力帆之夜”品牌盛典的主題“創@新力帆”,是不是包含了轉型的意思?
      尚游:應該說,現在是力帆在汽車業里發力的時候了,“創@新力帆”,也可以理解為“創造新的力帆”,“新力帆”包含三個內容:“新產品、新模式、新伙伴”。“新產品”就是全新B級車820、620二代以及后續新產品;“新模式”就是“互聯網+新能源汽車”;“新伙伴”是阿里巴巴。
      程遠:“新力帆”的三個內容”,就是力帆轉型調整的三大內容?
      尚游:是的,通過這次活動要告訴行業,告訴媒體,力帆要通過“互聯網+新能源汽車”這種模式,實現新的轉型。“互聯網+新能源汽車”是力帆調整轉型的核心內容。
      程遠:新能源汽車規劃的主要內容是哪些?
      尚游:新能源規劃主要內容是,在2020年前推出20款純電和混合動力新車,新能源車累計銷售50萬臺,做新能源領域的創新踐行者,成為國際一流的智能新能源汽車品牌。
      程遠:力帆這次增發募集的52億元資金,將全部用于發展新能源汽車。
      尚游:是的,這次募集的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后將全部用于智能新能源汽車能源站、鋰電芯、電機和電控、變速器以及新車平臺開發等項目。
      程遠:和“新伙伴”阿里巴巴簽了什么協議?
      尚游:與阿里巴巴簽訂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主要涉及整車營銷、售后和汽車金融,力帆成為阿里首批上線的合作伙伴,將利用天貓、淘寶等阿里巴巴旗下平臺,聯合線下實體店進行營銷推廣,我們要在O2O定向方面邁出實質性的一步。此外,力帆融資租賃上海有限公司也會接入阿里金融在線平臺,提供線上的汽車金融服務。阿里汽車事業部王立成總經理為此專程前來重慶。
      程遠:有了新產品,有了新伙伴,又是新模式,看來“新力帆”即將起錨遠航了。
      尚游:我希望“新力帆”走的更遠。
      程遠:希望大家都來支持力帆汽車,都來支持自主品牌。

力帆現在有條件做技術含量更高的產品了
      程遠:你們對820這款B級車寄予的希望很大。
      尚游:我們對這個產品的信心很足,從研發到上市經歷了不短的時間。作為力帆旗艦車型,力帆820造型設計上達到了新的高度,同時也更加國際化。多功能方向盤、前排座椅加熱、無鑰匙進入、一鍵啟動、雙模式電動防夾天窗、后備箱感應式開啟、GPS導航、前雷達、倒車影像、CCS定速巡航、PM2.5空氣過濾、等智能配置,搭載1.8L、2.4L自然吸氣發動機、VVT可變氣門正時技術,英國米拉調校,歷經200萬公里嚴苛道路測試,通過“歐盟E-MARK”認證,還有3年10萬公里超長免費保養。這個車不僅是產品的提升,價格的提升,更重要的是,體現出力帆的轉變和提升,表明力帆現在有條件做技術含量更高、定位更高、檔次更高的產品,當然還有很多困難,但我們也必須去面對。
      程遠:目前力帆產能是多少?
      尚游:力帆汽車不會去追求第一,但一定是穩健的發展,所謂穩健,就是不求規模的快速擴張。現在力帆乘用車有三個工廠,產能基本都在15萬輛左右,由于我們整車出口KD占比一半以上,所以總裝和涂裝的產能有些富余。
      程遠:45萬輛產能,銷量情況怎么樣?
      尚游:2014年總銷量17萬多輛,國內和海外市場基本都是8萬輛左右。從去年開始,我們提出產品結構調整,現在單車售價大概提高了百分之十幾,內銷的盈利能力逐漸在提升,外銷一直是盈利的。
      程遠:海外市場一直是力帆的重要戰場。
      尚游:力帆汽車從一開始就是兩條腿走路,轎車出口,去年之前連續四年都是自主品牌第三名,今年一季度得益于俄羅斯市場,力帆成了第一,今年伊朗可能成我們第一大市場,巴西市場也有所增長,我們在烏拉圭收購了一家工廠,投資省了很多。還有其他地區,比如中亞,阿塞拜疆舉辦的歐運會,力帆與奔馳級同為官方指定用車,這讓我們很提氣。
      程遠:力帆現在市場主銷車型有哪些?
      尚游:今年的主銷車型有X60、X50、720,新上市的B級車820,市場反應不錯,定價從81800元到119800元。
      程遠:這么多車型,銷售渠道自然也要加強,力帆在營銷模式上會有哪些創新?
      尚游:我覺得O2O模式在短時間內很難取代經銷店渠道模式,汽車的感受體驗一定是在線下,今后經銷店除銷售功能外,體驗功能會進一步增加,畢竟網上虛擬的東西很難有很真實的體驗。此外,大宗商品在網上全額成交,在現在的誠信體系下比較難,在淘寶上買本書,買張碟,低耗品,壞了就壞了,不喜歡就扔了,但是動輒幾萬,幾十萬元的東西,目前沒有想到有更好的方法去替代。現在我有傳統的經銷商模式,也有直營模式,另外還有電商,未來也不排除還有其他模式。我覺得制造、流通,包括輿論環節,應該共同營造一種平和、平穩的氣氛。

亡羊補牢,調整產品結構正當時
      程遠:近幾年國內SUV市場持續快速增長,車企也都爭相推出自己的產品,力帆好像不怎么有動靜?
      尚游:過去我們專注于轎車,沒有抓住增長最快的SUV和MPV,目前為止,真正上市銷售的汽車只有X60。
      程遠:這的確是產品結構方面的一個缺陷。
      尚游:產品線不夠科學和完整,尤其是老產品和新產品之間的銜接過度出現脫節,這些年我們試圖做一些改進車,產品調整有一個周期,我們現在就是埋頭苦干,抓增長最快的領域,像SUV、MPV。另外,抓住機會把出口拉上去,通過出口的增長,形成整個企業的增長。
      程遠:亡羊補牢,不過為時似乎有點晚了。
      尚游:我認為,未來一段時間轎車還會平穩增長,SUV領域快速增長,目前我們加大了SUV產品布局,不僅有X60,X60二代也會在年底出來,X80明年也會出來,X70在今年上海車展上反響不錯,大概在2017年也會出來。還有現有產品的升級換代,儲備的項目考慮了2020年前后的市場。此外,我們的渦輪增壓發動機也逐漸系列化明年1.0T,1.4T,2.0T會形成一個系列,A—B級平臺車基本夠用了。新產品出來后,我們也會進行渠道的完善,包括布局和數量。從明年開始,力帆的國內市場也應該有一個發力的動作了。
      程遠:力帆在傳統汽車研發投入情況怎么樣?
      尚游:在研發方面,力帆投入非常大力帆第一次IPO上市,第一次定增以及現在第二次定增主要用途就是研發的投入。今年定向增發定的52億元,主要都是用于研發系統,一個是“新能源+互聯網”,另外一個就是傳統燃油汽車的提升。
      程遠:我記得力帆注冊申報的技術專利位居行業第一,當時還感覺有點意外。
      尚游:力帆的文化是創新文化,力帆是做摩托車起家的,過去是摩托車領域的專利第一,在汽車行業,我們的發明專利數量也一直在前三名。力帆技術中心是名副其實的國家級技術中心,這讓我們引以為豪。
      程遠:力帆有這么多的專利,為什么產品研發卻比較慢?
      尚游:這要從兩個方面講:首先,我們申請這么多專利,是力帆“走出去”戰略的重要保障,它既能保護自己,又能防御對手,我們每到一個國家,都會去查詢專利情況,避免侵權。另一方面,專利轉化成生產力還需要一個過程,我們也希望力帆未來在專利轉換成生產力的速度能夠快一點。

換電模式力帆有新的突破
      程遠:據我所知,力帆在新能源方面動手是很早的。
      尚游:您說得非常對,力帆在新能源領域動得非常早,2009年12月就與中科院合作成立“中科力帆”,也很早推出了純電動車620EV,現在又陸續推出了330EV,320EV,820EV。與政策及呼聲相比,整個純電動車產量還不算大。
      程遠:但這是政策導向,也是環保要求,甚至是汽車行業實現趕超的一個機會。
      尚游:我們講力帆汽車轉型,就是圍繞新能源,我們看好的是“換電模式”,可以充電,也可以換電,三分鐘之內完成。
      程遠:“換電技術”是力帆新能源戰略的核心內容?
      尚游:我們的新能源模式不僅是換電,也不單純指技術,而是新能源汽車一種新的商業模式。按照現有新能源的政策,新能源產品本身成本很高,比如國內某品牌新能源車賣到50萬元了,即便扣除補貼,消費者拿到手里也要比同型號同款式的燃油車貴很多,更重要的是兩三年后,還要面臨電池報廢和更換問題。
      程遠:二次換電池政府補貼就沒有了。
      尚游:沒有了,這個成本誰來承擔?讓消費者來承擔這個成本的轉移,前期省下來的錢,換電池時候分析就不合算了,況且三年后很多人可能會換一輛車。此外,政策補貼額度逐年會減少,到2020年就要完全參與市場競爭。根據我們已有的換電技術,我們提出了一個構想,即能源站。通過能源站的建設來解決用戶換電、充電問題。
      程遠:建能源站做什么?
      尚游:模式上跟加油站類似,核心是利用谷電時候蓄能充電,既可以給電動車充電,也可以為消費者換電,或者配送換電,電池可以租賃,綜合效益比較高。電力部門研究發現,每年谷電大概浪費九千億度以上電能,電力部門非常希望有人來利用谷電。
      程遠:消費者到能源站換電。
      尚游:可以來,也可以不來。我們通過物聯網,車聯網來為用戶提供換電服務。這涉及到我們的“互聯網+新能源”,力帆通過車聯網,物聯網技術,可以全部掌握車輛運營狀況,位置、電量等數據,后臺系統都可以看到,能很精準地用物流車把電池送到,并通過機器人換電池。
      程遠:業界對換模式有過激烈爭論,最后官方認定的是充電模式,你們的這樣決策會不會有風險?
      尚游:是換電還是充電,官方很難代替市場做決斷,換電模式是對整個電能運行模式和社會資源的整合,綜合效益很高。我們跟國家發改委,重慶市以及其他相關省市做了較多溝通,首先,電能建設省下來了;第二,電網,包括其他一些有錢的機構,非常愿意做這件事情;第三,特斯拉也很感興趣,前段時間特斯拉在加州發布了 “Powerwall”概念,也算是不約而同;今年4月,特斯拉投資總監到力帆考察,原定40分鐘,結果談了兩個小時,圍繞換電技術討論了很久。我們最早提出這個概念的時候,覺得僅僅是企業的一種運行模式,沒想到資本界很感興趣。
      程遠:這是資本市場對力帆新模式的認可。
      尚游:對股市的反應,我們既關注,也不會特別地去做什么,只是說,通過資本界的認可,我們發現這是未來非常有戲的事情。

人家沒把我們當對手,沒必要主動地去跟人拼
      程遠:你們與阿里巴巴的合作很受社會關注。
      尚游:對,過去我們跟他們的合作屬于低層面,很具體,比如在天貓上開個力帆汽車商城,就是賣車。這次合作是深化了與天貓的合作,包括銷售、服務、金融等更多內容,比如消費金融,阿里的大數據更全面更有效。
      程遠:這有可能。
      尚游:阿里的數據,加上積累的電商數據,阿里的大數據可能更有利于我們在汽車消費貸款的效率和放款速度。我們上海的融資租賃公司跟他們合作,也用不著單獨去建一套大數據了。
      程遠:不是自己的數據系統,會不會有風險?
      尚游:風險肯定有,沒有風險的事也輪不到我們去做,但是我相信,這個風險是可控的,而且發生的可能性低于我們自己的一套系統。
      程遠:這種新模式,會使力帆的營銷會發生很大變化。
      尚游:我們希望這些措施將全方位、多模式提升傳統產品的銷售規模。
      程遠:“英雄所見略同”。說到銷售,你們有沒有感到最近市場降價的壓力?
      尚游:壓力當然有,我們不急于去和別人比拼,我玩我的,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但沒有必要你的產品降價我就一定要降,產品不是一對一的對應關系,可以說一樣,也可以說不一樣,一樣的是外觀尺寸,不一樣的是定位,是用戶群不一樣,成本、價格、配置等等也都不一樣,況且,人家也沒有把我們當對手,我沒必要主動地去跟人家拼。
      程遠:你怎么看今年前幾個月車業的表現?
      尚游:具體到某個企業、某個車型總會有增有減,但總體看,全行業壓力都不小,最近合資品牌的市場壓力比較大。我們也注意到媒體對4S店生存情況的關注,史無前例,甚至講一些區域崩盤的情況。這不是普遍性的。我覺得媒體可能把這個情況放大了,其實沒有必要過度解讀,這會造成一種恐慌情緒。
      程遠:沒錯。
 

力帆要成為一家真正的國際汽車企業
      程遠:目前在整個力帆集團汽車板塊占多大比重?
      尚游:從前年開始,力帆汽車板塊銷售收入超過了力帆股份的50%,去年占到65%多,未來的目標是汽車占到整個集團收入的90%,但是摩托車還會繼續保留。不管力帆最后發展到多大,我們還是希望汽車板塊達到90%的水平,力帆要成為一家真正的國際汽車企業。
      程遠:如今百萬輛規模企業成批出現,像力帆這樣銷量規模的企業如何生存?
      尚游:我們在重慶也感受到這種變化的壓力,這兩年重慶汽車招商方面動作很大,北汽,五菱都過來了,現代、華晨也都會來。力帆很歡迎,這樣有更多可用資源。
      程遠:現在合資企業發展得這么強大,自主品牌處境是不是更艱難了?
      尚游:跨國企業有它們的優勢,技術儲備比我們多,錢也比我們多,但是自主品牌也有自己的優勢,對國內消費者的心態更有研究,消費者可買到性價比更高的汽車,自主品牌要揚長避短,比如力帆追求的不是技術第一,而是品質第一,性價比第一。我覺得,我們沒有必要一定要去競爭高端,而且不是所有消費者都一味追求高價位高端產品他們要求的是可靠,品質好,性價比高,這些是自主品牌的優勢。
      程遠:寸有所長,尺有所短。
      尚游:我以前講過這么一句話,國家對自主品牌的支持力度還可更大一些,我把市場讓給你外資,你就應當給我帶技術來,可是我們以前沒這么要求人家。
      程遠:在他們進來的時候就應當把這作為條件。
      尚游:對呀,韓國人就這么干的,所以韓國人現在起來了。
      程遠:你認為中國自主品牌,包括力帆,前景如何,還會有希望嗎?
      尚游:我覺得中國品牌有機會因為市場還在,中國有十幾億人口,夠我們發展的,無論什么品牌,生存的空間是一定有的,SUV、MPV在高增長,轎車絕對市場更大總體講,中國汽車市場會越來越大,年輕一代可以先不買房,但一定先買車,一定要有交通工具,要有更大的自由空間,這個趨勢不用懷疑。當然,法規也會越來越嚴,競爭會越來越激烈,這是不可避免的。
      程遠:你對力帆的發展有什么期待?
      尚游:根據力帆的規劃,未來五年傳統車現有產能就夠了,50萬輛的水平。我們實事求是,不冒進,但是也不自卑,努力去做。三千萬輛肯定不是中國市場的最后規模,還會繼續擴大,我們只做百分之一、二,就會活得相當好,員工也會有更好的福利。我們還有國際市場。
      程遠:“大有大的難處”,小有小的優勢,發生危機的也不都是小企業,千萬輛規模企業的,通用、豐田,甚至大眾都出現過危機。
      尚游:您總結得非常好,困難總是有的,我們從來沒有悲觀過我們在汽車領域,專注于總體集成、整車制造和模式創新,系統和零部件,充分依賴專業的供應商隊伍。
      程遠:依靠社會配套。
      尚游:對,總體上我不僅對力帆汽車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對中國汽車品牌的發展也一樣充滿信心。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