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新的風口上,力帆想做出怎樣的變化?

1992年,一家中國車企在重慶袁家崗萌芽,初期進軍摩托車市場,如今,它是蟬聯多年的中國車企出口銷量冠軍,它就是力帆汽車。
當前的中國汽車行業面臨的是世界范圍工業格局的新一輪調整,中國車企有著自己的新想法,它們想要通過自我的努力,站在和全球跨國車企巨頭們一樣的起跑線上。
2017年10月底,對于力帆汽車來說是個關鍵的時間節點,它迎來了新的領導班子,開啟了屬于力帆的全新時代。時間過去近1年,在如今這個各家車企都在紛紛發聲的節點上,很多人都好奇力帆這家海
外銷量最優秀的中國車企有著怎樣的變化。
抱著這樣的疑問,在時機巧合之下,我們采訪到了力帆股份總裁馬可。想要探究,力帆如何從傳統制造向智能制造及智慧服務出行服務進行轉型、進行升級。
對于智能一詞 不是點的問題
“絕不是一個導航一個娛樂就叫做智能汽車、互聯網汽車”這是馬可的核心觀點。
智能是如今汽車發展的新趨勢,榮威RX5最早帶來斑馬系統,中國開始有了互聯網汽車的概念,可以實現自然語音識別并轉化為具體操作指令,不斷的進化之下,如今可以通過語音讓車輛實現熄火/啟動等功能。
但,這如今也是一個被用爛了的詞匯,智能汽車們幾乎是統一模式的奔向了市場化,奔向了變現。大屏、APP、在線導航、在線娛樂,成為了市場中車型們新的賣點。
對于力帆來說,簡單的在車上裝備一個車機、語音交互、大屏,這些很好實現。但對于智能這個詞,力帆或者給出了一種新的解決辦法,不是單純的從點來入手,而是面。
從馬可的角度來看“此前的力帆汽車、中國汽車解決的是有沒有的問題。而如今的力帆汽車,要從體系上開刀,在順應消費者需求的轉變,順應汽車產業升級的大勢,實現整體的一個深度智能。”
它的解決辦法是交互
回歸智能汽車真正的定義,什么是智能?智能從學習之中而來,這意味著,車輛的系統要通過AI、云數據、計算引擎三者的結合,不斷與人類進行接觸,最終擁有自身獨立思考、做出判斷并進行交互的能力。
所以,依然是那個時間節點,從2017年年底到2018年年初,越來越多的汽車開始提到智能化。這個范疇很大,比如對于新能源汽車而言,車輛的電控系統、數據,都可以被稱之為智能化。但,同樣的,這也是一個點的問題,解決的只是部分問題。
在采訪中,馬可給出的觀點是,真正的智能汽車關鍵屬性是要具有汽車使用本身相關聯的數據的交互。
解讀之下,目前的智能汽車所實現的其實只是一個給予車主的舒適性功能。并未體現出智能化、網聯化,目前的智能汽車仍然是游離于整個體系中的單獨個體,車主在具體使用中產生一些數據抵達云端。
力帆想做智能汽車,并非單純的個體或網絡中某個數據下行接受的裝置,而是成為整個智能體系中的一個單元,一個交互結構。也就是人與車、車與車,車與交通場景的數據交互。
所以一切從研發階段開始,就是截然不同的兩條路。
數據交互和水到渠成
“真正的智能就在數據交換,通過數據得到邏輯,通過邏輯才能得到智能化。智能就是邏輯的體現,沒有數據談何智能。”這是力帆集團總裁馬可對于智能化的理解。
在汽車的整個生命周期之中,它要經歷研發、設計到生產制造,再到推向市場銷售、營銷,進入車主手中繼續經歷維修保養等具體使用環節,最終走向報廢或二手車銷售市場。
既然力帆要解決的不是簡單的點的問題,那就要縱深的展開面的話題。
它想做出何種差異?還是要從數據層面入手。
在汽車的整個生產制造、產品使用的完整生命周期中,充斥著許多不同維度的大量數據信息。既然力帆提到數據交互這一概念,最終給出的答案是,在車主用車、駕駛等多個環節的過程中,最終應用自身的收集與分析,力帆將適合消費者出行需求的點,融入設計之中。
回到對車主的角度上,這意味著,力帆汽車的智能汽車產品將與市場中產品有著很多功能上的差異。譬如說,在使用中不斷采集記錄,解決車輛可能或即將出現的質量問題;在駕駛過程中,通過收集乘客數據,分析駕駛習慣,幫助其獲取更好的駕駛體驗等等。
而這,只是一個基礎的使用層面差異。
更多的差異融合體現在深層
“服務是一個通道,只有有服務的通道才能產生數據流,最終完成汽車怎么實現智能化,一定是有數據落地的。”
如今的汽車車主,實際上從購買過程之中很少和品牌、經銷商體系取得聯系,這有悖于數據交互這一基準概念。因為,車輛的購買只是一個開端,更多的數據要在實際使用之中才能出現,這些數據的收集和分析,是真正有挖掘價值的。
舉例而言:對于非常多的車主,除非車輛發生了故障、事故、需要保養時才會去4S店,也就是說車主和品牌沒有交互,這就與數據交互的智能化理念相違背。
此前的汽車后市場環節中,車主往往會遇到價格差異巨大、殘次品配件、真假配件等非常多的坑。目前車輛發生了故障去4S店進行處理,更多是技師分析故障碼后的不斷檢修。力帆想做的是,擁有數據交互能力的智能汽車。想要達到的是,在不斷的數據交互之中,智能后臺直接分辨出車輛的故障原因,減少部件的更換,同時在網聯智能端的價格也是統一配套,更加透明。
再比如,為車主提供更智能的用車體驗,擁有了數據交互能力的智能的力帆汽車,會在車輛顯示端(手機APP)上提醒諸如車輛制動器損耗較大、某個零部件出了什么問題、距離最近的服務站在哪里,并且在組合上在線預約等一系列功能。
讓整個維修-保養-消費的過程,全部實現數據的主動交互,將價格、維修地址、更換部件等準確信息,清晰的以在線可視化的結果呈現給消費者。
同理,涉及汽車后市場價值智能化挖掘的,還有保險、金融等行業。當車輛保險要到期之時,不再需要到營業廳、4S店或者是電話保險,車輛的數據平臺即可為你推薦最好的保險、金融模式。
實現這些,需要的是極大量的數據收集以及分析。解決數據收集的問題,是關于力帆的下一個話題。
關于未來的第一步
根據馬可的介紹,力帆的未來計劃很明確,讓智能化升級去提升產品,第一步是在傳統汽車身上加上數據交互的能力。
在力帆的未來規劃中,著力于孵化汽車后市場服務公司,為產品做全方位支撐。
目前已經落地執行的是盼達用車,在共享領域做出行服務,隨著項目的不斷推進,它就是力帆破解未來數據交互的答案之一。
不同于常規租車公司,盼達的特色在于在智能調度層面,它的定義實際上是智能出行公司,目標是實現車輛的數據化管控。
時下的盼達旗下員工總計300余人,其中70%都是軟件工程師。未來的大趨勢是自動駕駛,目前的盼達致力于解決的是,無人駕駛車輛歸屬點的問題。在無人駕駛技術還不能市場化之前,用數據調度去逐步實現這個過程。
最直接的辦法就是靠大量的經濟模型去測算,讓自己的車輛分布變的最合適,逐漸摸清市場的習慣、消費者習慣。這是力帆在智能汽車方面的提前布局,也是良好的技術支持。
二是移峰,能源服務公司,做能源的二次供給服務商,做好國家電網和客戶之間的橋接,從換電到充電,打造一個專業的電能服務公司??蛻魪木€上購買了汽車之后到車輛報廢期間的所有服務,由這個服務品牌來支撐。
寫在最后:
“做任何企業,必須堅守實業,今天這個時代是個活下去的時代,是生存下去的時代,切不能急功近利。”這話說來簡單,真正的推動則艱難。
仔細看來,如今的力帆汽車擁有了自己關于智能汽車的新維度。
造車理念方面,力帆將數據交互定義為智能化標準;
產業理念-從研發、設計、使用、車后等多層面的角度,通過大量的數據交互,最終摸準消費者們的真正需求,做到有的放矢的生產、制造;
執行理念-力帆也是先行者,耗資重金打造的盼達用車,是它的數據收集分析之源,有了這一基礎才能給出更合理的未來智能出行方案、無人駕駛解決方案。
對于未來,力帆想說什么呢?根據與馬可的溝通,力帆的主營業務就是回歸到產品的打造,打造具備車輛、數據采集、數據交互這樣新一代的產品。
最終,成為一個投資集團。
回顧中國汽車行業,這種模式在市場之內不常見,關于智能這一點,很多廠家把它變為口號,很多廠商將其融入車內變為產品銷售中的賣點。
卻少了一個關乎真正智能發展的數據之源。你我也看到了,力帆汽車做的事,在未來來臨之前,提前做好布局。而這種創新的探索,相信會讓力帆這家注重實業的廠商,在未來交出一份不同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