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力帆汽車一直以來給我們留下了低調務實的印象,隨著2017年年底,力帆汽車新領導層的到來,預示著力帆汽車迎來了新時代,半年過去了力帆汽車都做了些什么?
最近力帆集團董事長牟剛以及總裁馬可接受了媒體的專訪,在采訪中,牟總和馬總也對現階段力帆汽車的規劃做了詳細的解讀,一幅關于力帆汽車的未來畫面呈現在我們面前,尤其是力帆汽車在智能新能源的發展規劃。力帆集團總裁馬可談到:“我們基于對人工智能、無人駕駛、智能網聯、5G通信等技術快速興起的趨勢判斷,汽車從單一的出行工具轉變為開放式的、融合式的智慧出行工具,其速度可能會比較慢但引發的變革將是顛覆式的。“足以看出力帆汽車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里將以數據為核心,以智能新能源汽車為載體,打造萬物互聯的全新車生活。
新一輪科技變革和產業革命正在席卷全球汽車行業,新造車勢力、新材料、新技術的廣泛應用,使得汽車行業正在被重新定義。其中,新能源和智能化汽車的機遇浮現在眼前。
在國家大力扶持新能源產業以來,顛覆和超越正在成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新目標。顯然中國新能源汽車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優異成績,但是新能源汽車參次不齊、新能源汽車基礎設施并未完善,都是目前存在的問題。另外隨著中國SUV市場大環境的放緩,中國自主品牌轉型升級的時間更為緊緊迫。面對如此巨大的風口,中國汽車品牌唯有提升自己的產品品質,增加車輛智能化的屬性,開放合作增強自己的競爭力。毋庸置疑,在這一方面作為老牌民營汽車企業的—力帆汽車已頗為老成。
提起力帆汽車或許大家都覺得這幾年它的銷量在大的市場環境下有點微不足道,但是隨著領克和廣汽傳祺海外發布新車類似案件層出不窮時,再回頭看一下力帆汽車在海外的銷量成績,你會發現力帆汽車是一個具有遠見的民營汽車企業,早早布局全球市場,數據顯示:力帆汽車在2017年在俄羅斯的銷量近1.7萬,遠超同為自主品牌的吉利和哈弗。據統計,力帆汽車在海外已擁有超過7家工廠,實現出口超過70多個國家和地區,毫不夸張的說力帆汽車的大部分銷售來自海外,這些很能說明問題,力帆汽車不僅有遠見更具戰略思維,是中國汽車企業較早走出國門的一批汽車企業。當大家還在說PPT的時候,力帆汽車已在“智能新能源汽車”這條賽道上奔跑了。
為何車企集體看好“智能新能源汽車”呢?
事實上,隨著汽車產品本身的改變,汽車市場消費也在發生變革,用戶對汽車的需求逐漸從價格導向轉變為價值導向。大數據顯示,中國大陸平均購車年齡由2000年的34歲下降至2017年的28歲,而平均購車價格則由2000年的8.58萬元上升到16.2萬元。價格不再是80、90后消費者首先考慮的要素,取而代之的是產品的品牌、品質、顏值,以及車企提供的服務。對車輛的使用需求也從日常代步向智能出行延伸。
另外一方面,隨著國家和社會對生態環保的重視程度逐步提升,汽車產業“綠色發展”正在成為行業共識,新能源汽車便是轉型的突破口。
應對消費者的需求轉變和市場的趨勢,力帆汽車在未來規劃上,力帆集團總裁馬可談到:力帆未來會以制造為核心,打造兩個全新品牌,孵化四個汽車后市場服務公司,其中兩個全新品牌各有分工,一個面向中高端,一個面向中低端,通過不同的品牌定位來滿足不同的消費群體。孵化的四個汽車后市場服務公司,也全方位支撐產品來服務用戶,一是盼達用車,在共享領域做出行服務。二是移峰能源,做能源的二次供給服務商,簡單理解就是從換電到充電,打造一個專業的電能服務公司。三是服務品牌,后市場引導的社區服務店,客戶從線上購買了汽車之后到車輛報廢期間的所有服務,由這個服務品牌來支撐。四是汽車金融服務公司,和銀行合作,目前還在搭建期。足以看出2010年就進入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力帆已早早布局”智能新能源汽車”市場。
應該智能新能源汽車的未來市場,力帆汽車都做了哪些準備呢?
當所有車企都在造新能源汽車時,我們要明白一個原理,就是從燃油車到新能源汽車,絕不是簡單地將燃油發動機替換為電池和電機,這涉及到外觀設計、材料運用、動力總成、底盤匹配等關鍵技術的全面變革。當然新能源汽車一直都是力帆汽車的轉型的重要方向。在2010年力帆就投入到新能源汽車的研發中,與中國科學院電動汽車研發中心成立中科力帆電動汽車公司,專門從事電動汽車整車及其零部件研發、生產和銷售;2010年上海世博會期間,力帆620純電動轎車作為警務用車閃耀登場。
而最引人關注的是,力帆汽車為解決行業和用戶的諸多“痛點”,在2015年創新推出了“盼達用車”新能源共享汽車平臺,實現在“充電”主流技術應用中逆勢而為,投入巨額資金打造“移峰能源”,實現“3分鐘換電”。“盼達用車”截至目前已在重慶、杭州、成都、廣州和武漢等城市投放2萬多輛運營車輛,注冊用戶數超過350萬,各項運營數據均領跑共享汽車行業。
應對大家對新能源汽車“續航里程”的關注,目前大部分在售的新能源汽車都無法有效消除嚴重制約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里程憂慮”、“電池恐慌”難題。力帆汽車率先突圍了,在“移峰能源”支撐下,用戶以租代購使用電池,大幅降低了購買成本;車輛可在白天電荷高峰期運營、利用夜間價格更低廉的“谷電”來充電,不僅降低了使用成本,還能促進晝夜電荷“移峰”。這可以說是力帆汽車自身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第一次創新,也為困擾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提供了一劑不可多得的良藥,隨著很多品牌包括很多新造車勢力也都在相繼模仿。
而力帆新能源將推全新品牌,首款智能新能源車型將于2019年年底上市。力帆所強調的首款智能新能源車智能在哪里?當然,現在很多的互聯網汽車都不叫智能汽車,嚴格意義上講都是在解決娛樂功能,智能汽車并不是簡單把APP放上去,不是一個導航一個娛樂就叫互聯汽車了。智能汽車是跟汽車使用本身相關聯的數據的交互。
力帆汽車首款智能新能源車除了車內配置智能座椅、智能儀表、智能方向盤、智能后視鏡,智能360度環視等,以超5星安全標準面世外。同時,力帆的新車也將安裝與基礎設施互聯(V2I)、車車互聯(V2V)及通訊技術的設備,每輛車都可以精準了解其他車輛的上路情況及路況,讓自動駕駛不再只是紙上談兵,而是要和實業一樣真槍實干。
2017年11月13日的北京,力帆、百度與盼達用車召開了無人駕駛戰略發布會,三方在無人駕駛領域展開戰略合作,力帆汽車和盼達用車將正式成為百度Apollo平臺的合作伙伴。在Apollo開放平臺將在高精地圖、自動駕駛等領域全方位賦能力帆汽車,大幅提升力帆汽車的自動駕駛技術水平;力帆汽車負責整車制造,并協調盼達用車的試驗車輛以及市場運營車輛;盼達用車則提供了落地應用場景,三方協作推進無人駕駛共享汽車的量產開發,加速自動駕駛商用落地進程。
在發布會上,力帆汽車還展示了三方共同合作的第一代無人駕駛車輛,其搭載了Apollo開放平臺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新車是基于力帆820EV打造的,未來將逐步展開商業應用。
據悉,該車可自動識別交通指示牌和行車信息,具備雷達、相機、全球衛星導航等電子設施,并安裝同步傳感器。只要在導航系統輸入目的地后,即可自動行駛。在行駛中,汽車還會通過傳感設備上傳路況信息,在大量數據基礎上進行實時定位分析,從而判斷行駛方向和速度。此次百度、力帆、盼達達成戰略合作,標志著Apollo開放平臺再添新的落地場景。
未來,力帆研發的智能新能源車將裝載L3智能輔助駕駛\自動泊車系統,搭載ACC自適應巡航系統、ANC主動降噪,車聯網3.0和遠程車輛控制系統等智能化技術,續航里程可達450KM。
除了自動駕駛之外,力帆為新能源汽車打造的智能移動計算平臺系列,將結合ADAS(高級駕駛輔助系統)和自動駕駛,利用OTA(無線下載)能力,最大限度的提升車輛科技含量和安全駕駛體驗,逐步實現車輛功能的增加和改善。基于智能移動平臺,力帆將對用戶提供出行全周期管理,提供資產安全、安全保障、端到端的出行服務。
與百度開發無人駕駛自動取還車系統,用戶只需打開手機APP,點擊“一鍵約車”,用戶只需要在原地等候就可以,只是目前,力帆汽車旗下的盼達用車所搭載的“車找人”功能。另外,隨著網聯化的加入,力帆汽車也做到了“一鍵還車”到了下車點車子會自主泊車,這項技術能夠大通城市各類停車的信息,車輛能實現自主搜尋停車場信息,預約停車位在線繳費,將城市出行最難的停車難問題。
未來,力帆汽車的智能新能源汽車的網聯化將具備V2X能力,實現車載信息出行便捷化、娛樂在線化,依據用戶喜好和個性化,隨時更新車載應用,為用戶出行線下消費提供場景信息,獲取實時交通信息,輔助用戶進行合理的路徑規劃和選擇。同時,OTA能力在獲取車輛全面信息后,也將輔助用戶進行車輛故障檢測和診斷,實現車輛各智能部件的遠程更新(OTA/FOTA/SOTA),提高用戶對車輛使用的安全感,增加產品功能幫助售后提高服務質量。
正如力帆集團總裁馬可所談到的:“未來的汽車將如同現在的智能手機一樣,成為車與車相聯、車與人相聯、車與交通環境相聯、車與互聯網相聯的開放式智慧出行工具,而力帆將以‘盼達用車’為平臺載體,通過提供綜合性的智慧出行解決方案,打造萬物相聯的全新‘車生活’。”
不言而喻,力帆汽車作為實干的民營汽車企業代表,更具備全球戰略眼光,一向都具有前瞻性。早已意識到汽車未來的發展方向“智能新能源汽車”,已率先布局未來市場,推出新品牌和產品,將汽車制造衍生至服務業,如今涵蓋了出行服務、能源服務、后市場服務、金融服務。
它是智能新能源汽車的先行者,創造并引領未來市場對智能新能源汽車的需求。在面對巨大的市場,與其他的汽車品牌或者新造車勢力,力帆更懂全球化市場,更知道未來消費者的需求。
“大數據+制造”雙驅動的戰略,正推動著“新力帆”挺進智能新能源汽車領域,顯然這招棋值得我們無比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