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全國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將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普惠性減稅與結構性減稅并舉,重點降低制造業和小微企業稅收負擔。深化增值稅改革,將制造業等行業現行16%的稅率降至13%……下調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各地可降至16%。”
這個大禮包一公布,立刻引起力帆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馬可的共鳴。“稅負減少了,企業動力增強了;費用降了,企業信心會加倍增強。”馬可在接受上游新聞記者采訪時,這樣評價新一輪降稅減負政策。
以力帆為例,減稅對企業有多大的影響呢?
作為重慶最大民營制造業企業之一的力帆有切身體會。馬可為記者算了一筆賬:目前力帆養老保險繳費比率為19%。如果費率降低為16%,那么每年可減少支出近500萬。另外,根據2018年力帆實際繳納增值稅情況來看,增值稅率降低3%后,今年將為力帆節約500萬左右的稅金。
“兩者加起來,每年力帆可減少支出近千萬。”馬可表示,有了這些實惠,力帆可以輕裝前行,把更多的精力專注于企業發展上,轉型戰略也將走得更穩更扎實。
目前力帆正走在轉型戰略的路上,除了大力布局新能源汽車外,作為有著26年深厚積淀的車企,力帆將堅守制造業核心,借智能制造及智慧出行服務轉型升級,謀求新突破新發展。
在2018年底,力帆就完成了與造車新勢力“車和家”的聯姻,實現戰略升級。
馬可透露,力帆將在2020年推出全新的智能新能源汽車,具備數據采集、數據交換、數據應用能力。
隨著新能源汽車藍海效應釋放,入場企業數量大幅增加,在這樣的情況下,兩會上這個減稅降費的大禮包,正好給前進路上的力帆帶來欣喜。“前行路上多荊棘,政府想企業之所想,急企業之所急,主動為企業卸下包袱,讓企業輕裝前行,并助推其站上發展的新臺階。”馬可表示,這個好消息為力帆發展轉型、做精做強,服下定心丸。